huanlegutv@gmail.com
添加时间:物流的价格,涉及整个生产、生活的方方面面,原材料、商品、快递等。2018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3.3万亿元,占GDP的14.8%,可见物流费用占比很大。所以,物流费用上升,会推动物价的上涨;反过来说物流费用降低,很可能就是物价降低。责任编辑:陈修龙
御家汇(300740.SZ)的股东减持则出于投资原因。2月16日发布的大股东减持股份的预披露公告显示,公司持股5.32%的股东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(下称“深创投”)和持股1.77%股东深圳市红土生物创业投资有限公司(下称“深红土”)计划自公告日起6个月内合计减持不超过1632万股,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6%。对于减持原因,公司解释为投资原因。
3停复牌新规11月6日,证监会发布《关于完善上市公司股票停复牌制度的指导意见》,明确了停复牌的原则、理念以及基本要求。新规重点针对重大资产重组停牌进行了相关约束,一是压缩重大事项停牌期限,提出 “交易所应当进一步缩短上市公司因重大事项申请股票停牌的期限,明确各类型重大事项停牌的最长期限”。同时,证监会要求强化上市公司股票停复牌信息披露要求。
日用消费品降税力度料加大商务部网站显示,初步估算,现在我国居民每年境外购物金额约为2000亿美元,其中,既有高档商品也有日用消费品。商务部部长钟山日前称,境外购物反映出我国优质商品供应不足,而且价格偏高。服务消费方面,家政、养老、教育、医疗等都是我国的弱项,供应不足。下一步,商务部要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,创新流通、扩大消费、增加有效供给。在扩大开放、促进消费方面,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,下调汽车、部分日用消费品等进口关税,扩大电信、医疗、教育、养老等服务业开放,丰富国内市场供应,降低消费成本。
近年系统性金融风险明显上升,还有一个重要因素,就是创新频频,但监管跟不上。上面这个图展示的是中国金融监管有效性指数,可以看出,自2013年以来,监管有效性确实在不断下降。可以说,金融风险的根源就是监管的问题,具体反映在三个方面:第一,过去的监管框架对审慎监管不够重视。客观地说,中国改革40年,没有发生过系统性的金融危机,原因不在于监管做得好,主要是因为两个因素的贡献,一是经济持续高增长,这样就可以在发展中解决问题;二是政府兜底,一旦出现问题,就由政府埋单,所以投资者信心不会动摇,然后政府可以腾出手来处置金融风险问题,同时努力改变造成那些问题的因素。最典型的案例是亚洲金融危机期间,中国银行业的平均不良率超过30%,但没有发生银行挤兑,原因就在于政府的担保。后来通过冲销坏账、注入资本金、引入战略投资者和资本市场上市等一系列举措,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成长为国际大银行。但这样的做法业有问题,反正政府会兜底,降低了监管与机构努力工作的动力与压力,也就是造成道德风险问题,很多风险因素可能会重演甚至放大。2019年爆发的以包商银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的风险问题,就是一个很好的“银行乱来、监管缺位”的例子。这样的现象持续下去,总有政府兜不住的一天。
但这并不是说高杠杆率不会有后果,后果就是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下降。前面提到过的边际资本产出率的变化就是一个证据。这个比率上升的趋势如果不转变,最后的结果很可能重演日本的失去的10年或者20年,即使有很多资本投入到经济中去,产出也不再反应。当然,一定不会因此发生金融危机的话,谁也不敢说。过去的经验是,金融危机总是在你最意想不到的时候、以你最意想不到的方式发生,所以金融危机一定要防范。